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华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我市栽培品种主要以党参为主。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党参喜温和、凉爽环境,怕热、较耐寒。对光照要求较严格,幼苗喜阴,成株喜光。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中,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偏酸性土壤为宜。在粘性较大的土壤或盐碱地、涝洼地上生长不良。对水分的要求不甚严格,一般在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的条件下即可正常生长。忌连作,党参前茬作物以马铃薯为好。
1、选地与施肥 榆林南部地区宜选择向阳、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相对湿度较大的河滩地;北部地区宜选择排水良好、透水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
选地后在前茬作物收后翻耕1次,使土壤充分熟化。播前结合施肥再翻耕1次,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3500公斤。耙耱待播,北部水浇地可作宽120厘米,高15~20厘米的高畦。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泡,边搅、边拌、边放种子,待水温降至不烫手为止。再浸泡5分钟。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内,再水洗数次,置于沙堆上,每隔3~4小时用15℃温水淋一次,经过5~6天,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也可将布袋内的种子置于40℃水洗数次,保持湿润,4~5天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贮放超过1年的种子,发芽率不足10%,故宜用当年或上一年采收的种子。
3、种植方式
(1)播种期 播种可在春季、夏季或秋季进行,但以春播为好。春播宜早,如果播种太晚,伏天时苗太小,易被太阳晒死。我市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具体播种时间围绕墒情确定,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在春季解冻后择期播种。
(2)播种方法
①直播 撒播或条播,生产上多采用条播,便于田间管理。按行距25~30厘米,开深约4~6厘米的浅沟,然后将种子与细土拌匀后均匀播于沟内,盖一层薄细土,稍加压实,使表土与种子紧密结合,每亩用种量1.5~2公斤。浸种处理过的种子要特别注意防旱,因种子已萌动,如遇干旱会造成种子死亡。防旱的方法是用麦糠、稻草、玉米秆或塑料薄膜等覆盖,也可起到遮荫的作用,在苗高5厘米左右时逐渐除去遮盖物。
②育苗移栽
大田育苗 选择具有灌溉水条件的地块进行育苗。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10~15厘米,播种深度1~1.5厘米。每亩播种量3~4公斤。播后参畦用玉米杆、稻草或塑料薄膜等覆盖保温、保湿,气温在18~20℃左右,播后10天左右出苗。苗高约5厘米时,逐渐除去遮盖物,并及时注意除草浇水,育苗田不追肥,以防徒长。
移栽 参苗培育1年,于秋季或春季幼苗萌芽前移栽。按行距20~30厘米,开深20~25厘米的沟,将种根按株距6~10厘米斜栽于沟内,使根头抬起,根稍伸直,然后盖土填实,盖土以超过芦头7厘米为宜。
4、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补苗 苗高5~7厘米时间苗,除去弱苗、病苗;苗高10~15厘米时定苗,条播按照株距6~10厘米留壮苗1株,撒播按照行株距25×10厘米留壮苗1株。育苗地按照株距3~5厘米留壮苗1株。
(2)中耕除草 苗期要做到勤除杂草,防止草荒。为防止芦头露出地面要注意培土。松土宜浅,以防损伤参根,封行后不再松土。一般移栽后第一年除草3~4次,移栽后两年以上每年早春出苗后除草1次。
(3)追肥 移栽成活后,每年5~6月苗高约3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及墒情,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及墒情,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5公斤或骨粉15公斤,肥施入根部附近;冬季每亩施腐熟的厩肥1500公斤左右。
(4)灌溉排水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每年出苗前和苗期根据墒情可适当浇水,保持地面湿润。苗高15厘米以上时一般不需浇水。雨季注意排水,以防烂根。
(5)搭架 平地种植的参苗高30厘米,设立支架,以便顺架生长,可提高抗病力,少染病害。有利参根生长和结实。如不采种可不搭架,茎蔓30厘米以上时随时割除,以利参根生长。
5、留种 选健壮植株留种,待果实由绿变为黄白色,种子变成黄褐时,将茎蔓割下并晒干,抖出种子,除去杂质,存放于布袋内,置干燥透风处待用。
6、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5~6月发生。主要为害根部。一般多在土壤过湿与气温过高时。发病初期下部须根或侧根首先出现暗褐色病斑,接着变黑腐烂,病害扩展到主根后,主根自下而上逐步呈水渍状腐烂。气候继续对病害发展有利时,整条参根全部腐烂;如果发病较晚,后来的气候逐渐不利于发病时,则病害在参根上暂停扩展,除已发病的下半截参根部分腐烂解体外,接近地面的上半截参当年不再腐烂。这样的“半截参”病健界线分明,接近腐烂的部位呈暗褐色,维管束变为深褐色,第2年春季芦头虽可发芽出苗,但只要气温适宜,“半截参”就会继续腐烂,直至全参烂尽。地上部植株自参根发病开始,由下而上叶片逐渐变黄。当参根大部分腐烂时,则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a)培育和选用无病健壮参秧:党参种子在播种前用清水漂洗,以去掉不饱满和成熟度不够的瘪种,苗床用25%多菌灵粉剂1∶500倍液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处理土壤后播种,用福尔马林处理土壤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3~5天,揭膜透气1周后方可播种。收挖党参时,淘汰带病参秧,用作种秧栽植小参用25%多菌灵1∶300倍液浸秧30分钟,晾干水气后栽植。
(b)雨季随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c)田间搭架,避免藤蔓密铺地面,有利于地面通风透光。
(d)发病高峰季节要勤检查,发现病株立即用25%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浇灌病蔸及其周围的植株以控制病害蔓延。
(2)紫纹羽病 又名紫根病、红霉病。发病初期,地上部表现为生长停滞,植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发黄。地下部须根首先发病,蔓延至主根后,根表面出现紫红色绒线状菌丝,病害继续发展,菌丝布满参根,在根表交织密结成1层深褐色绒毛状的菌膜,菌膜内的参根由外向内逐渐腐烂成糜渣,菌膜破裂时糜渣流出,最后参根变成1条黑褐色的空壳。
防治方法:
(a)培育无病参秧:选用多年未种植过党参和其他紫纹羽菌寄主植物的无病熟地培育参秧,播种前施足经充分腐熟的厩肥或饼肥,忌用林间收集的渣土肥,确保参秧健壮无病。
(b)土壤处理:如果土壤偏酸,在播种或栽植前每亩施生石灰80~160kg,适当调节土壤pH,可收到较好的防病效果。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浇药液5kg,也可收到显著的杀菌效果。
(c)药剂处理参秧:移栽前用40%多菌灵胶悬剂1∶300倍液浸泡种秧30分钟,晾干后栽植,可有效地杀灭种秧携带的病菌。
(d)轮作:发病率较高的田块,应停止种植党参,彻底清除地里的参根,改种禾本科植物,5年后再植党参。
(3)锈病 开始于5月中、上旬,6~7月份为发病盛期。叶、茎、花托部均可被危害。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浅黄病斑,扩大后叶病斑中心淡褐色或褐色,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病部叶背略隆起,呈黄褐色斑状(夏孢子堆),后期表皮破裂,并散发出锈黄色的粉末(夏孢子)。
防治方法:
(a)选育抗病品种,高畦种植,注意排水。
(b)忌连作,实行轮作。
(c)及时拔除并烧毁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收获后清园,消灭越冬病源。
(d)发病初期喷50%敌锈钠2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e)发病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每7天1次,连用2~3次。
(4)霜霉病 叶面生有不规则褐色病斑,叶背有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可致植株枯死。防治方法:(a)清除病株残叶集中烧毁。(b)发病期喷40%霜疫灵300倍液或70%百菌清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5)蚜虫 吸取植物汁液,使植株萎缩,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开花结果。防治方法:(a)消灭越冬虫源,清除附近杂草,进行彻底清园。(b)蚜虫危害期喷洒灭蚜松乳剂1500倍液,或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
(6)地老虎、蛴螬、蝼蛄 常发生在苗期,危害幼苗茎及根部,造成缺苗以至减产。防治方法可选用3%辛硫磷、10%二嗪磷、2.5%溴氰菊酯做土壤处理或喷洒地表防治。
(7)红蜘蛛 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危害叶片和嫩梢,使叶片变黄,最后脱落;花果受害后造成萎缩、干瘪,蔓延迅速,危害严重,以秋季天旱时为甚。
防治药剂可选用20%哒螨灵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4000倍液进行喷雾。
7、采收加工 直播党参一般3~4年采挖,育苗移栽地一般于移栽1年后即可采挖。采收时先除去支架和割掉参蔓,再用55大拖拉机深挖30厘米,也可人工采挖。较大的根条运回加工,抖去泥土,按粗细大小分别晾晒至柔软时,将各级党参分别捆成小把,一手握住跟头,一手向下顺,揉搓数次。握顺后再晒,反复3~4次至干。搓揉的目的是使根条顺直,干燥均匀。应注意,搓的次数不宜过多,用力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变成油条,影响质量。党参产区也有将参根按大小分级,用尼龙绳穿成长3~5米的串,挂在事先设好的架上晒干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节约晾晒场地,有利于通风和晒干。遇阴雨天,用60℃文火烘干。以参条粗大、皮肉紧、质柔润、味甜者为佳。折干率约2:1。较细小的参根可作移栽材料,集中栽培于大田让其再生长1~2年。亩产量一般为300~4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