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全面展示示范区在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网、陕西传媒网、凤凰网、新浪网等新闻媒体组成“走出杨凌看示范”采访团在6月17日来我公司、基地进行专题采访报道。下面是高宇、许正斌专题报到:
(高宇 许正斌)6月17日,“走出杨凌看示范”采访团来到了位于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壕则沟村的杨凌示范区佳县渗水地膜旱地谷子穴播基地。这里也是榆林市黄土地现代农业园区的一个谷子种植基地。
视线记者了解到,种植谷子价格在2.3元左右,比种别的作物要划算得多,因此谷子在佳县地区种植面积很大。可当地属于干旱少雨区,年平均降雨量少,再加上粗放的种植方式,使得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都没有预想的好。而自从2017年首次引进渗水地膜技术后,这5月份才播种的谷子,经过一个月的生长就已经长势喜人了。
(佳县农技站站长 尚武平)
壕则沟村村委会主任刘忠耀操着一口陕北方言激动地说:“以前没上地膜的谷子长得很小,一般到现在这个时间才两三片叶子。现在上了地膜差不多长得有20厘米高了,按现在这个长势今年有望丰收,好着呢!”
(壕则沟村村委会主任 刘忠耀)
佳县农技站站长尚武平告诉视线记者,由西农专家培训的渗水地膜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水,经过两个月地膜降解以后会开孔,雨水就会渗下去,这时地膜就会起到为植物补水的作用。
据了解,2016年,杨凌示范区科技局通过考察,把这里定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专门委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冯佰利等多名教授来给农户做培训。目前,园区在朱官寨镇杜家峁村推广基地示范种植“小香谷”200亩;在王家砭镇壕则沟村、方塔镇圪崂湾村、杨塌村推广渗水地膜种植谷子500亩。佳县农技站站长尚武平表示,今年如果试验成功,明年就可以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而在2011年以前,榆林市黄土地现代农业园区只是生产杂面和苦菜的小手工作坊,由于只在当地销售,最初的年产值只有20万元。而近5年间,园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产品销往东南沿海、京津冀和西北各大城市,年产值能够达到3000万元。说起让企业快速发展的秘诀,总经理高维军说,这和参加杨凌农高会密不可分。他们从2010年开始就参加杨凌农高会,学习先进产业技术、宣传推介企业产品、寻求合作伙伴。
(榆林市黄土地现代农业园区总经理 高维军)
说起参加农高会的好处,园区的销售经理王震总结了三点:“第一它是一个大型的展会,我们见识了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第二农高会有很多大的客户来参展,只要我们能对接上一个大客户,一年下来基本上就能获利几十万元;第三农高会对我们来说是打造品牌的好机会。在第20届和第21届农高会上,我们获得了后稷奖,有了这个品牌后,销售起来很容易。”
(榆林市黄土地现代农业园区 销售经理 王震)
园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肩负着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使命,结合精准扶贫,公司包扶基地34户贫困户和97名残疾人,并建档立卡,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按计划给予特殊扶持。公司每年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残疾人上岗。
(朱官寨村 村民 张德华)
今年55岁的张德华,家里有8口人,孩子多,自己又是残疾人,不能干重活,因此成为贫困户。自从园区成立后,张德华就在高维军的园区里负责和面和照看机器,现在一年赚3万元,真正实现了脱贫。
记者手记:在佳县的采访,我们看到杨凌的农业专家团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实地指导,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服务,促进当地农民转变理念,让这些原本贫瘠的土地开出致富之花。而杨凌农高会的举办又为企业搭建了对外交流的平台,过去是企业被动找客户,通过参加农高会变为客户主动找企业。这一切正是杨凌的科技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