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恢复绿水青山
时间:2018/8/24    访问量:328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人民群众迫切期盼。“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已经明确,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要做好分解、抓好落实。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指导工作,充分集成整合资金政策,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真正改变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要按中央统一部署,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修复,五大方面科学规划、齐头并进。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恢复绿水青山,要依靠科技创新。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农林水等有关部门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专家团队,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山水林田湖草,主要承载者是土地。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也在加紧推进。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近日在土地科技创新研讨会上说,我国土地科技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学科建设比较分散、高层次人才短缺、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明显不适应,要立足“大土地”观,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恢复绿水青山,都要真金白银。近年来,全国仅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财政资金投入就达上千亿元。要拓宽并整合资金渠道,按照系统综合治理的要求,鼓励各地提出本地整合资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统筹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各类资金。资金集中、技术集成,就能办大事、办好事,使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跃上大台阶。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恢复绿水青山,五指并拢是拳头。目前陕西、河北、甘肃、青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有关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一大关键是变“分治”为“共治”。作为全国率先建成河长制的流域,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吴文庆说,河长制就是统筹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流域与区域,实现水共治。实践证明,区域合作、流域一体、部门协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恢复绿水青山,要靠市长,更要靠市场。目前各地试点推动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大配套方案一定要互相照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等试点要互推互助,经验共享,形成合力。只要产权明晰、责任清晰,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就能成为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路资金的“新蓝海”,使一批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修复专业化企业脱颖而出。 
                                                                                                                                                                              (转自陕西日报)